|
第64期 为什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时间:2023-03-06 50.为什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过,“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这些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刻表明了加强基础研究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后劲、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历史发展表明,世界科技强国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都是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创新和人才高地,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基本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方向、构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上具有引领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落实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解决更多原创科学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第二,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达国家对“追赶型”国家科技发展压制不断升级,并逐步从高技术领域向基础研究领域拓展,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要充分认识加强基础研究对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突破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关键基础材料等瓶颈制约,我国的科技才能立得起来、强得起来,才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不断壮大我国基础研究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鼓励自由探索,不断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夯实引领未来发展的知识基础。 第三,加强基础研究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催生颠覆性创新,带动前沿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经济社会面貌。实践证明,谁引领前沿性、基础性科学技术方向,谁就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权。为此,要把握科技发展加速的时代潮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科技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科学研判前沿性方向和自主提出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不断放大科学、技术、产业的正向循环效应,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历史机遇,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是培养造就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必然要求。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基础研究,有利于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顶尖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发现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要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力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让大批优秀基础研究人才涌现出来,成为我国科技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51.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历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战略人才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新时代10年,我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创造活力有效激发,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壮大,他们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只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就能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第二,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系统组成,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包括作为“关键少数”、科学帅才的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包括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包括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的青年科技人才,包括解决重大科技创新中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以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第三,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优化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相比,我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战略人才仍显不足,迫切需要壮大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战略人才队伍。要大力培养使用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同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队伍,有力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