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组织机构


党  委                董   事  会


              


支部建设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精神文明


专题活动

战略投资                  运行管理


安全生产                      审计法务


建设管理

文化体系               

员工培训               

招标公告                     工程动态


政策法规                  信息发布公布


安全资料下载

民情论坛                     在线留言

首页 >> 党建工作 >>专题活动 >> 第42期 如何理解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详细内容

第42期 如何理解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时间:2023-02-14     【原创】

1676343192559682.png


1676343194985215.png


28、如何理解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部署。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我国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过去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贡献巨大,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客观认识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融资问题部分缓解,但融资难融资贵仍然突出。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和利率未有明显降低。二是税费负担有所减轻,但整体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集中于行业中下游的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较快。三是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但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问题仍然突出。四是部分政策有助于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但调整过快过猛影响企业经营。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税收、社保、环保等政策上“一刀切”,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误伤部分规范经营的民营中小企业。五是民营企业活力较强,但缺乏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方向。不少民营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转型的人才技术支撑,这也阻碍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政策,现在不会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要抓好多方面政策举措落实。一是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高质量的公平竞争制度,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二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柔性执法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三是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保障企业家权益,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四是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29、如何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制度基础。世界一流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

  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资监管体制等改革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党的领导,必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这种制度安排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来看,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全面落实。1.29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734户地方一级企业、2.63万户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完成占比达99.9%。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中央、地方企业各级子企业完成占比达99%以上。市场化用工机制深入推进,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员工总数比例达99.7%以上,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企业占比达99.7%。

  第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成果。当前,我国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良好条件。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诸如,经营效率、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企业软实力都有待增强和提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激励相容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监督适宜的现代企业监管机制等制度体系,保障和实现我国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第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立足制度保障多向发力。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培育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是提升技术变革的创新力。坚持创新核心地位,鼓励支持企业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二是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全球化配置,形成一批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链主”企业。三是提升彰显自信与担当的影响力。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更多跻身全球前列的中资跨国企业,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四是提升优秀企业家的引领力。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推动企业家成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版权所有:吕梁水控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358-8322995  邮编:033000



技术支持:吕梁水控集团有限公司    邮箱437148251@qq.com
官方微信
手机网站
文章
  • 文章
搜索
备案编号:晋ICP备2023000013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