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组织机构


党  委                董   事  会


              


支部建设                  纪检监察


群团工作                       精神文明


专题活动

战略投资                  运行管理


安全生产                      审计法务


建设管理

文化体系               

员工培训               

招标公告                     工程动态


政策法规                  信息发布公布


安全资料下载

民情论坛                     在线留言

首页 >> 党建工作 >>专题活动 >> 第48期 如何理解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如何理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详细内容

第48期 如何理解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如何理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时间:2023-02-20     【原创】

1676880569375336.png


1676880571428236.png


34.如何理解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流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有内在规律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这个过程的不同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党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既包括商贸、交通、物流体系等传统意义上的小流通,也包括金融、征信、通信等支撑资金、信息流动体系的现代意义上的大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通过现代流通体系紧密联系,两个循环都顺畅且有效衔接,就能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叠加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骨干流通网络逐步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显著改善。近几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流通业为保持经济运转、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进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对于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作用。

同时,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从市场环境看,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仍不顺畅,全国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隐性壁垒。从物流体系看,效率低、成本高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融合衔接不够顺畅,多式联运还不发达。物流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物流网络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商贸体系看,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缺少国际水准的大型流通企业,实体商店等传统商贸面临巨大转型压力。从社会支撑体系看,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市场诚信不足增加了交易成本,制约了流通效率。从金融服务体系看,还难以满足商品和服务顺畅流通的需要。

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更多市场需求,通过优化分配释放更大消费潜力,通过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更广流通空间,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要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科学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布局,完善城乡融合的基础交通网络。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物联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35.如何理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结合形成数字化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是当代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带动力最强的科技领域,给产业发展、日常生活、社会治理带来深刻影响。数据要素正在成为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之外最先进、最活跃的新生产要素,驱动实体经济在生产主体、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上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将数字化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数字技术、标准、规则、数据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成为决定国家未来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有14亿多人口,网民规模达10.32亿,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货物出口规模等重要经济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丰富且素质不断提高,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海量用户和丰富应用场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较强,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性能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巨大需求。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把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数字化能够有效牵引生产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融合发展,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庞大、门类齐全,但供给结构和效率不适应需求升级的问题还很突出,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带动生产制造、分销售后等环节全面优化升级,提高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能力。必须加快推广数字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要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加快解决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加强新一代数字技术产业布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据处理水平,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完善数据产权、交易、监管等机制,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数据流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促进民生改善和治理水平提升。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版权所有:吕梁水控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358-8322995  邮编:033000



技术支持:吕梁水控集团有限公司    邮箱437148251@qq.com
官方微信
手机网站
文章
  • 文章
搜索
备案编号:晋ICP备2023000013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