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期 如何理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为什么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间:2023-03-03 48.如何理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着力点。对此,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落实。 第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新时代10年,在长期努力的基础上,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在规模方面,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基础设施等的规模已处于世界前列;在结构方面,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在能力方面,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实践证明,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的充分体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强化统筹谋划和总体布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努力实现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第二,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技发展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构建新时代科技发展新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顶层设计,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在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实基础。 第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增强体系化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发挥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国家科技高端智库和战略科学家决策支撑作用。 第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第五,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49.为什么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彰显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刻认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充分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增强我国发展竞争力和持续力的决定性意义。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这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第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的影响警示我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增强应对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个别发达国家又企图与我国科技脱钩,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不会遭遇迟滞甚至阻断的风险,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第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内大循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强大科技作支撑,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使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