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项目 | 标准化基本要求 | 水利部评价标准 |
评价内容及要求 | 标准分 | 评价指标及赋分 |
一 工程状况(230分) | 1.工程面貌与环境 | ①工程整体完好。 ②工程管理范围内整洁有序 | ①工程整体完好、安全和正常运用,输水畅通。 ②管理范围内无杂物堆放,无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 | 25 | ①工程破损严重,无法安全、正常运行,本项不得分。 ②工程存在部分缺陷,但能按设计运行,扣10分。 ③管理范围内堆放杂物,环境不美观,扣5分;有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扣10分 |
2.管涵工程 | ①管(涵)顶防护设施完好。 ②管(涵)身附近填土情况正常。 ③管(涵)身段、PCCP管道正常运行。 ④通气孔、检修孔等完好,保水堰、连接井、检修孔、通气孔等园区围墙或隔离网完好 | ①管(涵)顶防护设施完好,无大量渣土、石堆等堆积现象。 ②管(涵)身附近填土完好,无洇湿、塌陷、冲刷坑。 ③管(涵)身段或结构缝无渗水,PCCP管道无断丝;相邻管(涵)节移动、错位在允许范围,防渗、防腐材料完好。 ④通气孔、检修孔等完好,保水堰、连接井、检修孔、通气孔等园区围墙或隔离网完好 | 55 | ①管(涵)顶防护设施严重沉陷、损坏、冲毁,顶部裸露,扣10分;管(涵)顶存在大量渣土、石堆等堆积现象,扣2分。 ②管(涵)身附近填土出现洇湿,局部出现小面积塌陷,扣2分;管(涵)身附近填土出现饱和状态,或出现大面积塌陷,扣10分;管(涵)身及两侧50米范围内出现冲刷坑,扣4分。 ③管(涵)身段或结构缝渗水,扣5分;相邻管(涵)节移动、错位变形超出允许值,扣5分;管(涵)节之间聚脲、碳纤维布等防渗、防腐材料局部脱落、开裂,扣3分;PCCP管道断丝,扣4分。 ④暗涵、PCCP管等的通气孔、检修孔等损坏,扣3分;保水堰、连接井、检修孔、通气孔等园区围墙破损、裂缝或隔离网缺失、锈蚀,扣2分;保水堰、连接井、检修孔、通气孔等周边地面塌陷,扣5分 |
3.隧洞工程 | ①进出口边坡稳定完好。 ②隧洞支护结构完好,排水系统完好,地表及洞口边坡正常;封堵体完好无明显渗水。 ③隧(涵)洞沿线无引起地质、地貌明显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活动 | ①进出口边坡稳定完好。 ②隧洞支护结构完好,排水系统完好,排水正常,地表及洞口边坡无明显变形、渗水、涌水或滑坡等现象;封堵体完好无裂缝、变形和明显渗水情况。 ③隧(涵)洞沿线无引起地质、地貌明显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活动 | 55 | ①进出口边坡垮塌,扣15分;进出口边坡不稳定(如防护结构松动脱落等),扣5分。 ②隧洞支护结构损坏,存在变形、裂缝、错位、渗水、腐蚀、析钙等现象,扣10分;排水系统损坏,排水不畅,扣5分;地表及洞口边坡存在明显变形、渗水、涌水或滑坡等现象,扣10分;封堵体破损、存在明显渗水情况,扣5分。 ③隧(涵)洞沿线存在引起地质、地貌明显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活动,扣5分 |
一 工程状况(230分) | 4.下穿工程 | ①进出口翼墙、平台完好,与渠堤衔接部位情况正常。 ②进出口翼墙排水管完好、畅通,进出口连接段情况正常。 ③管身段相邻管节内部无不均匀沉降,管身段附近回填土无塌陷现象 | ①进出口翼墙沉降、位移、倾斜满足要求,进出口平台完好,无沉陷、开裂现象,进出口与渠堤衔接部位完好,无冲刷掏空、塌陷。 ②进出口翼墙排水管完好、畅通,进出口连接段畅通无淤堵,管身内部无渗漏水。 ③管身段相邻管节内部无不均匀沉降,管身段附近回填土无塌陷现象 | 20 | ①进出口翼墙沉降、位移、倾斜超出允许值,扣5分;进出口平台存在沉陷、开裂现象,扣2分;进出口与渠堤衔接部位出现冲刷掏空、塌陷现象,扣4分。 ②进出口翼墙排水管损坏、堵塞,扣1分;进出口连接段排水不畅,堵塞淤积,扣1分;管身内部或结构缝渗水,扣2分;管节之间聚脲、碳纤维布等防渗材料局部脱落、开裂,扣2分。 ③管身段相邻管节内部存在不均匀沉降,扣2分;管身段附近回填土严重塌陷,扣1分 |
5.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 | ①闸门及启闭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②机电设备和电源保障正常 | ①闸门及启闭机设施完好,运行正常。 ②门槽、钢丝绳、螺杆、液压部件、支座、止水正常,电气设备、供电电源正常,备用电源保障条件良好。 ③启闭机房满足运行要求,定期开展闸门、启闭机安全检测与设备等级评定 | 30 | ①闸门及启闭设施存在变形、锈蚀问题,门槽结构、钢丝绳、螺杆、液压部件、行走支承、止水封条、限位装置存在缺陷,扣10分。 ②启闭机、电器设备、供电和备用电源存在老化、漏电、漏油、不稳定问题,扣10分。 ③启闭机房不完整、启闭设备未得到有效保护,或启闭机房破损,扣5分。 ④未定期开展闸门、启闭机安全检测及设备等级评定,扣5分 |
6.管理及防护设施 | ①办公、生产和辅助用房等建筑物满足运行要求。 ②防汛物资、备用电源、通信设施、交通工具、维修养护设备、供水及消防设施、照明设施、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等满足运行要求
| ①办公、生产和辅助用房等建筑物结构安全,内外墙完好,无裂缝、洇湿,屋顶完好、无漏雨。 ②防汛物资、备用电源、通信设施、交通工具、维修养护设备、供水及消防设施、照明设施等完好、有效。 ③场区排水系统完好,排水顺畅。 ④隔离网、防护栏杆完好无锈蚀。 ⑤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 | 30 | ①办公、生产和辅助用房等建筑物结构失稳,存在安全隐患,扣10分;存在内外墙破损、裂缝、掉皮,门窗损坏等现象,扣1分;建筑物存在洇湿、渗漏现象,屋顶损坏存在漏雨现象,扣1分。 ②防汛物资缺失、仓储不到位,扣3分;备用电源故障无法运行,扣2分;通信设施故障,扣2分;交通工具、维修养护设备损坏缺失,扣2分;供水及消防设施损坏,扣3分;照明设施故障,扣1分。 ③场区排水系统故障无法运行,扣2分;排水达不到要求,扣1分。 ④隔离网、防护栏杆缺失无法封闭,扣1分,锈蚀、破损,扣1分 |
7.标识标牌 | ①设置有责任人公示牌。 ②设置有安全警示标牌 | ①标识牌位置合适,无缺损,牌面清洁。 ②标语清晰醒目,内容全面准确。 ③公里桩、百米桩、分界桩、拦路墩、禁行杆等设施无缺损,埋设牢固 | 15 | ①标识牌缺损,扣2分;位置设置不当,扣1分;标牌表面污损,扣1分。 ②标牌内容有误、更新不及时或不全面,扣3分;标语不醒目,扣1分。 ③公里桩、百米桩、分界桩、拦路墩、禁行杆等设施缺失,扣5分;设置不牢固,存在损坏现象,扣2分 |
二 安全管理(280分) | 8.工程划界 | ①工程管理范围完成划定,完成公告并设有界桩。 ②工程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明确 | ①按照规定,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②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无影响工程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 50 | ①未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此项不得分。 ②工程保护范围划定率不足50%,扣10分,未划定,扣25分。 ③工程管理范围警示标志设置不合理、不齐全,扣10分。 ④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存在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行为和活动,扣15分 |
9.安全评价 | ①各类输水建筑物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开展安全评价 | ①各类输水建筑物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开展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55 | ①各类输水建筑物未在规定期限内开展安全评价,此项不得分。 ②评价承担单位不符合规定,扣25分。 ③未根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扣15分。 ④末次安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有遗留问题未整改,扣15分 |
10.防汛管理 | ①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明确。 ②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开展演练或推演。 ③有明确的防汛物资储备制度,落实管理人员。 ④防汛物资储备满足要求,管理有序 | ①防汛责任制落实,组织体系健全。 ②防汛抢险队伍落实,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定期培训。 ③编制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完成审批或报备,开展演练或推演。 ④编制度汛方案,险点隐患记录清楚,及时处理,险工险段判别准确,措施落实。 ⑤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健全,落实专人管理,物资仓储规范,齐备完好,存放有序,建档立卡,防汛通讯设备、抢险器具完好。 ⑥按规定开展防汛检查。 ⑦防汛值班制度执行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预警、预报等各类信息畅通,及时发现隐患或险情,发现后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 | 85 | ①防汛责任落实不到位,扣10分。 ②组织体系不健全,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扣8分。 ③责任人履职存在不足,扣8分。 ④未定期组织或参加培训,扣5分。 ⑤无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度汛方案,或预案未审批、报备,扣15分。 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防汛抢险任务不明确、队伍不落实、措施不具体,未开展演练,扣8分。 ⑦险点隐患未记录或记录不清楚,未及时处理,险工险段判别不准确,措施未落实,扣8分。 ⑧防汛物资储备制度不健全,调用规则不明确,防汛物资未落实专人管理,储备不满足要求,存放不当,台账混乱,扣10分。 ⑨未开展防汛检查,扣8分。 ⑩防汛值班未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预警、预报等各类信息不畅通,未及时发现隐患或险情,发现后处理报告不及时,扣5分 |
二 安全管理(280分) | 11.安全生产 | 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健全。 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④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⑤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 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立、健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②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职责明确,责任人履职到位。 ③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及时修订。 ④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完成审批或报备,开展演习或演练。 ⑤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发现不安全因素或隐患及时处理,处理、排查治理记录规范。 ⑥安全设施、装置齐备完好,定期检查、检修、校验。 ⑦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⑧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 | 90 | ①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扣10分。 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未设立,组织体系不健全,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扣10分。 ③安全生产责任人履职存在不足,扣5分。 ④管理单位未与公安等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安全管理联动机制,扣5分。 ⑤未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或建立后执行不严格、修订不及时,扣5分。 ⑥无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扣15分。 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未完成审批或报备,扣10分。 ⑧预案内容不完整,措施不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未开展演练,扣5分。 ⑨未定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不及时,隐患整改治理不及时、不彻底,台账记录不规范,扣15分。 ⑩安全设施、装置不齐备完好,未定期检查、检修、校验,扣5分。 ⑪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扣2分。 ⑫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和演练,扣3分 |
三 运行管护(210分) | 12.雨水情测报 | ①开展水情测报,建立报汛机制。 ②开展水情预报 | ①具备完备的水文测报和通讯设施,并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保证长期可靠运行。 ②开展雨水情测预报,或建立获得雨水情信息的渠道。开展雨水情测预报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频次和精度要求进行雨水情观测,及时开展资料整编 | 30 | ①未开展雨水情测预报,且没有获得雨水情信息的渠道,此项不得分。 ②水文测报及通信设施不完备,未定期开展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设备设施运行不可靠,扣12分。 ③雨水情测预报规范性、实时性不足,扣9分。 ④测预报记录不完整或未及时开展资料整编,测预报合格率不符合规范要求,扣9分 |
13.工程检查巡查 | ①开展工程巡查。 ②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①管理单位应按照相应规程开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②检查频次、方法和内容符合要求,记录填写规范。 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位,并按要求上报 | 40 | ①未开展工程检查,此项不得分。 ②巡查频次、内容、方法不符合规定,扣15分。 ③巡查记录不规范,扣10分。 ④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到位,扣10分。 ⑤未及时上报,扣5分 |
三 运行管护(210分) | 14.安全监测 | ①开展安全监测。 ②做好监测记录,开展整编分析 | ①管理单位应编制《安全监测系统观测规程》或《监测运维方案》,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开展安全监测,1级至3级、大跨度等水工隧洞安全监测项目应包括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及温度等,倒虹吸安全监测应包括变形、接缝开合度、应力应变及温度等,明确时间与频次、方法、精度、成果等要求,经批准后执行。 ②观测设施完好率应达到规范要求,定期开展监测设备校验和比测。 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编,并按要求编制监测分析报告 | 40 | ①未开展安全监测,此项不得分。 ②未编制《安全监测系统观测规程》或《监测运维方案》,扣8分。 ③观测设施完好率未达到规范要求,未定期开展观测设备校验和比测,扣8分;监测项目、频次、方法、精度记录不规范,扣16分。 ④观测资料可靠性较差,数据整编分析不及时,成果效果较差,扣8分 |
15.工程维修养护 | ①开展工程维修养护。 ②做好维修养护记录 | ①针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开展维修养护。 ②一般性养护项目应做好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保证养护到位,工作记录完整。 ③维修项目应编制实施方案并通过审批,实施时做好采购、质量、安全和验收等管理工作,项目资料齐全 | 40 | ①未开展工程维修养护,此项不得分。 ②维修养护项目实施不及时,扣5分。 ③养护项目质量较差,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扣10分。 ④维修项目未编制实施方案,扣5分。 ⑤维修项目未做好采购、质量、安全和验收等管理工作,扣10分。 ⑥维修养护项目资料不齐全,扣5分。 ⑦维修养护项目发生安全事故,扣5分 |
16.控制运用 | ①纳入到调水工程供水计划和调度运用方案。 ②供、排水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 ①根据调水工程供水计划和调度运用方案,合理调度。 ②供、排水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③有多目标任务的工程,实现多目标统筹调度 | 60 | ①调水工程供水计划不落实、调度不合理,扣30分。 ②供、排水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扣15分。 ③有多目标任务的工程,未实现统筹调度,扣15分 |
四 管理保障(180分) | 17.管理体制 | ①管理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②岗位设置和人员满足运行管理需要 | ①管理体制顺畅,权责明晰,责任落实。 ②管养机制健全,岗位设置合理,人员满足工程管理需要。 ③管理单位有职工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落实 | 45 | ①管理体制不顺畅,扣15分。 ②管理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与职责不清晰,扣15分。 ③运行管养机制不健全,未实现管养分离,扣10分。 ④未开展业务培训,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扣5分 |
四 管理保障(180分) | 18.规章制度 | ①管理制度满足需要,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 | ①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完整,要求明确,按规定明示关键制度和规程 | 50 | ①管理制度不健全,扣25分。 ②管理制度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落实或执行效果差,扣15分。 ③关键制度和规程未明示,扣10分 |
19.经费保障 | ①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②人员工资足额兑现 | ①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及时足额保障,满足工程管护需要,来源渠道稳定,财务管理规范。 ②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 50 | ①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费用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扣15分。 ②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经费使用不规范,扣15分。 ③人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扣10分。 ④未按规定落实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扣10分 |
20.档案管理 | ①档案有集中存放场所,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设施完好。 ②档案资料规范齐全,存放管理有序 | ①配备档案管理人员。 ②档案设施完好,各类档案分类清楚,存放有序,管理规范。 ③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 | 35 | ①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设施不足,扣10分。 ②档案管理人员不明确,扣7分。 ③档案内容不完整、资料缺失,扣10分。 ④工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扣8分 |
五 信息化建设(100分) | 21.信息化平台建设 | ①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 ②实现工程信息动态管理 | ①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 ②实现工程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 ③工程信息及时动态更新。 ④与水利部相关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上下贯通 | 40 | ①未应用工程信息化平台,此项不得分。 ②未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扣10分。 ③未实现在线监管或自动化控制,扣10分。 ④工程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或未及时更新,扣10分。 ⑤工程信息未与水利部相关平台信息融合共享,扣10分 |
22.自动化监测预警 | ①监测监控基本信息录入平台。 ②监测监控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 | ①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接入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管理。 ②监测监控数据异常时,能够自动识别险情,及时预报预警 | 30 | ①雨水情、安全监测、视频监控等关键信息未接入信息化平台,扣10分。 ②数据异常时,无法自动识别险情,扣10分。 ③出现险情时,无法及时预报预警,扣10分 |
五 信息化建设(100分) | 23.网络安全管理 | ①制定并落实网络平台管理制度 | ①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健全。 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完善 | 30 | ①网络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扣10分。 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扣20分 |